行业动态

0711月 2014

王晓齐

为达到新的环保标准要求,钢铁行业仍需投资数百亿元资金采购环保设备,而长期运行费用将更大,企业资金压力更加紧张。

到2015年1月1日,钢铁工业要执行新标准中的新建企业排放标准,其中很多指标都是很难达到的,比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许多指标,按照现有的设施,普遍达不到。

这样的环保压力对企业经营到底意味多大的成本?粗略测算,要达到现有国家环保标准要求,企业吨钢环保平均投资需达到220元~250元,占行业平均吨钢生产能力投资约6%~7%;吨钢环保运营费用约140元,才能达到环保排放标准要求,约占吨钢生产成本的4.7%。要达到国家新排放标准,初步估算吨钢环保投资比重需增加到总投资的13%,吨钢运营费用要增加到约200元,比目前达标要求还要增加近40%。
这只是现在已经达标的企业,如果企业没达到目前的国家标准,需要提高的就更多了。更进一步,这还只是目前浓度的要求。如果未来企业达到了浓度的要求,但是雾霾问题还没有解决,环境还是不好,那么还要达到总量的要求,这就更难了。

选择和开发先进、实用、有效的环保技术和设备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这也是今后钢铁工业必须面对的一大挑战。

作者系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0711月 2014

一个钢铁产量占据全球一半的国家,其产品具有强大的出口竞争力,这一点都不奇怪。中国钢铁“白菜价”赢得全球市场,正是比较优势的结果。而政策不应该自废武功,而是应进一步延伸中国钢铁产品的比较优势到全球钢铁行业的供应链和产业链当中。

环顾全球,有中国钢铁行业一样竞争力的全球同行,找都找不到。去年以来,国内需求的持续下降,推动中国的钢铁出口持续上升,今年9月创下852万吨的纪录,同比增长73%。即便如此,目前中国出口量尚不到粗钢总产量的10%。

但是,由此带来一些贸易摩擦增多。9月4日以来,已有8起针对中国钢材的反倾销调查。而且,我国的贸易摩擦国从之前较为集中的欧美发达国家,逐渐转移至亚洲、非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

美国钢铁协会副会长凯文?登普西近日就表示,中国期望将国内卖不出去的钢铁出口,但这将干扰世界市场。钢协也表示,大量出口消化国内过剩产量并不是长久之计,国内钢材企业应该减产。如果贸易摩擦增加,钢铁出口退税将会被取消。

真是奇怪,没有一点竞争力的“友邦”惊诧也就算了,钢铁企业的娘家人都如此“自捆手脚”,当真让人失望透顶,完全没有体会中央关于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精神。无疑,国内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但是钢铁产能过剩是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结果。当下,中国对钢铁的需求量降低了,但是全球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仍然需要大量的钢材。庞大的需求缺口,恰好可以对接中国庞大的产能。

目前,全球钢铁产业发展非常不均衡,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地发展钢铁产业的市场空间很大,钢铁企业应紧抓“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非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发展机遇,加强与中亚、东南亚和非洲各国的沟通,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采取援建、合资合作、建设境外加工和分销中心等模式推动钢铁产业发展。

国内钢铁企业应该充分利用钢铁议价主动权已从海外转移到中国的时机,加快钢企的海外扩张步伐。钢铁企业要充分利用好国内“白菜价”的钢材出口带来的冲击效果,加快海外布局,将钢铁行业竞争从企业层面的竞争延伸至整个供应链和产业链的竞争优势。

这才是正确的应对之道。反之,则看看钢协的建议。所谓钢协提倡的钢企减产推动行业扭亏,完全是不切实际的空谈。钢协喊出“钢企减产”口号,已将近10年了,产量只见增加没有见到减少,就足以说明其荒谬。“没有边际贡献不生产,低于成本不销售,不付款不发货的原则”,在钢铁行业成本不断下滑,供给不断增加的时候,更是不能实现的海市蜃楼。

 

来源:钢之家

0511月 2014

电力体制改革将以“先试点再推开”的模式渐次推开,大用户直供电的实施已经打开了突破口。目前市场化的直供电电量比例约3%,未来大用户双边交易规模将继续扩大。增量用户和发电企业直接市场化,也将成为现实选择。输配电财务独立核算试点扩大,区域售电公司引入社会资本进行试点,或成为短期主要举措。电改带来的投资机会将贯穿未来2-3年。

火电行业影响: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三期叠加”、GDP增长中枢下沉,预示着未来能源和电力消费总量增速将面临逐步下滑趋势。今年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40975亿度电,同比增长3.9%,预计2014年电力需求同比增速下滑到3.8%左右。火电在电力调度顺序上落后于水电、核电和可再生能源(风电和光伏等),如果未来经济下滑较快,火电行业将受到上述清洁能源的挤压。今年前9月,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3204小时(降5.2%),其中水电2723小时(升3.2%),火电3512小时(降4.9%)。市场化定价模式下,火电企业盈利受发电利用小时数影响,还受到交易电价影响,因此业绩周期性波动也将加大。目前电力供求偏宽松环境对火电企业中期盈利偏负面(现有大用户直接交易中实际上网电价降幅多在0.02~0.04元/度电),改革进程将成为重要影响因素,未来新建电厂可能率先市场化定价或降低部分新建机组的盈利预期;高参数、低煤耗及低成本公司将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优势。

  • 1
  • 2